企业上市:2018年新三板企业IPO过会总体情况
前言:2019年来临,新一届的发审委即将履新。回顾过去一年,IPO市场遇冷是绝对的主题:低过会率、高回撤,IPO数量严重缩水,市场降温明显,券商遭遇IPO寒冬。但另一方面,发审委的审核效率则提升了,审核周期大幅缩短,同时上市企业的平均募资额却明显提升,又流露出一些暖意。
一、2018年新三板企业IPO过会总体情况
1.1 新三板企业IPO通过情况
2018年,共有44家新三板公司上会,只有24家获得通过,整体过会率约51%,而2017年共有38家新三板转IPO企业首发上会,24家成功过会,12家被否,1家暂缓表决,1家取消审核,整体过会率为63.2%。
图表:2018年新三板IPO企业转板通过情况
新三板IPO企业中,申报主板19家,创业板18家,中小板7家,成功上市主板19家,创业板6家,中小板6家。
2018年过会的新三板企业中,从IPO获受理到上会平均用时499天,排队时间则主要集中在300天至600天之间。其中,排队时间在300天至400天的为7家,400天至500天的为4家,500天至600天的为5家。
新三板过会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情况如下图:
图表:2018年新三板成功转板企业承销保荐服务情况

1.2 新三板企业IPO发审关注点
针对新三板企业IPO审核监管细节方面,从IPO审核被问询的问题性质及参考意义角度,将发审委会议提出询问的主要问题分为七类,分别是规范运营、盈利能力、财务报表、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募投项目合理性以及三类股东问题。
在首发上会被否的17家新三板企业中,新三板企业过会遭遇的发审会的质疑普遍集中于盈利能力问题(客户集中度过高、毛利率异常,应收账款比例较大);规范运营问题(关联交易占比高)。
1.3 新三板企业IPO终止审查情况分析
2018年新三板IPO终止审查企业共73家,其中主板34家,中小板14家,创业板25家。在2018年3月份,共有15家新三板IPO公司终止审查,这与2018年初证监会公布的IPO审核新政有关,导致大多数企业主动撤下材料。
从行业方面来看,终止审查最多的两个行业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从审核状态来看,多数企业从已反馈、已预披露变更为终止审查。
拟上市公司终止原因一般分为持续成长能力和规范性两大类方面,相比发审会上被否,主动撤回材料对发行人和保荐机构的影响将更小,未完全准备好的企业终止审核是理性的选择。
除了企业主动申请终止审查外,还有一种情况是被动终止审查。IPO审查更加严格是不少公司撤回IPO申请的主要原因,政策变化影响也使新三板的转板之路愈发艰难。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A股并购网」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
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读者、传递行业信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A股并购联盟(agugou)」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